屈光度是指眼睛折射光线的能力。屈光度是一种透镜,用于表示一种屈光现象的大小和方向。屈光不正是指眼睛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也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是形成模糊的物象。屈光度的大小与年龄、晶状体的弹性、眼轴的长度、角膜的弧度有关。
1、年龄
一般来说,儿童的眼睛比较容易出现近视,因为眼球在发育阶段,眼轴比较短。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很容易导致近视。如果是成年人出现近视,可能是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睛疲劳,或者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眼轴比较长。
2、晶状体的弹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会逐渐下降,从而导致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出现近视的情况。
3、眼轴的长度
眼轴长度是指从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高。因此,如果患者的眼轴比较长,则需要佩戴眼镜进行矫正,避免度数持续升高。
4、角膜的弧度
眼球的角膜是一个椭圆形的组织,中间没有屈光间质,其曲率半径为39-48D,主要是由角膜前后的厚度和形状决定的,角膜的形状决定了其折射率,因此,角膜的曲率也决定了屈光度。
如果患者出现屈光不正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