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诱发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情感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表现形式。患者可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的表现,或者仅有抑郁发作的表现。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1、遗传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较一般人群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患有精神障碍,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遗传因素是导致该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属患病率较一般人群高。
2、生物学因素
神经递质异常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有关。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功能异常,会导致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大脑功能出现紊乱,进而诱发双相情感障碍。
3、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是导致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负性生活事件、生活不规律、社会隔离、季节变化等,都可能会导致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
4、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是导致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冬春季节时,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会更加明显,并且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5、其他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片、利血平片等,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出现异常,从而诱发双相情感障碍。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