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枢性眩晕常见于哪些疾病

闫振文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枢性眩晕常见于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等。
中枢性眩晕是由于大脑皮层、小脑、脑干等部位的病变导致平衡感觉失调。这些区域负责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当其受到损伤或功能障碍时,就会出现眩晕的症状。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性的头晕感,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意识丧失、步态不稳等情况。
针对中枢性眩晕,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头颅CT或MRI扫描以评估是否存在结构性异常。此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也可用于检测脑部血管状况。对于中枢性眩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片、银杏叶提取物片等营养神经类药物;手术治疗则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如颅内动脉瘤可采用介入栓塞术或开颅夹闭术。
中枢性眩晕患者应避免快速头部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鸡蛋等,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健康。
66
2024-08-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