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外伤下肢肌肉萎缩原因有哪些

郑帅 脊柱骨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通常情况下,外伤下肢肌肉萎缩多考虑是失血过多、长时间不运动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神经损伤、废用性肌肉萎缩、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

1、失血过多

如果患者受到外伤,可能会导致失血过多,使身体内的血液循环变差,从而引起肌肉萎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输血治疗,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2、长时间不运动

如果患者长时间不运动,可能会使下肢肌肉得不到锻炼,从而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建议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3、神经损伤

如果患者受到外伤,可能会导致下肢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肌肉失去神经的营养作用,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建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

4、废用性肌肉萎缩

如果患者受伤后,长期卧床,可能会使肌肉长时间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从而引起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等症状。建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5、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姿势等原因引起的。当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到下肢神经时,可能会引起下肢肌肉萎缩。建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打羽毛球、慢跑等,能辅助增强机体免疫力。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3-09-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