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容易引起压缩性骨折,主要与骨质疏松的程度有关。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1、病理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可导致骨质强度下降,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
2、脊柱压缩骨折
脊柱是身体的支撑骨,是身体躯干的中轴骨,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椎体的前方是椎体,椎体后方是椎弓根,受到重力的压缩,就会导致压缩骨折,这是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最常见的表现。
3、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多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髋部骨质强度下降,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
4、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多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肱骨近端骨质强度下降,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
5、腕部骨折
腕部骨折多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腕部骨质强度下降,在跌倒时手掌着地,导致腕部骨折。
患者一旦发生骨质疏松压缩骨折,需积极就医治疗,治疗方法包括:1、卧床休息
骨质疏松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手法复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可通过手法复位,在骨折部位垫枕,使骨折端保持相对稳定,再通过手法进行复位,使骨折恢复正常的对位对线关系。
3、外固定支架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可通过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将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促进骨折愈合。
4、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枸檬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骨质疏松的情况。
5、功能锻炼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患者要注意避免摔倒,以免引起压缩性骨折。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