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稳定经常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可能是由于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梗死等原因所引起的。
1、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持续性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紧张、坐立不安、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还会伴有严重的失眠、食欲不振、尿频、尿急等躯体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盐酸丁螺环酮片、枸橼酸坦度螺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疾病,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有遗传倾向。患者会出现躁狂发作、抑郁发作,也会伴有焦虑、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拉莫三嗪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性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行为和思想异常等,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奥氮平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出汗多、体重下降等症状,还会伴有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因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出现神经功能损害,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由于脑梗死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还会伴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