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通常是指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流鼻涕出盗汗,一般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是药物刺激、合并存在肺结核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治疗方式。
1、正常现象
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后,致病菌会入侵鼻腔、支气管等部位,引起炎症反应。在炎症的刺激下,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还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出汗等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不用过于担心,可以多喝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缓解不适症状。
2、药物刺激
上呼吸道感染后,患者可能会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进行治疗。但部分解热镇痛药物会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也会导致大量出汗。这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3、合并存在肺结核
如果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的同时,合并存在肺结核,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致病菌入侵后,会导致肺组织感染,出现咳嗽、盗汗、低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肺结核病灶清除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合并存在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