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痢疾一般指的是白细胞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痢疾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长2-7.4μm,两端钝圆,有单鞭毛,运动活泼,可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够繁殖,并产生毒素。痢疾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其发生与饮食卫生、个人卫生、水源污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奇霉素、头孢克肟等,同时还可遵医嘱服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等,可以缓解腹泻的症状。若出现脱水的症状,还需及时补充液体,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同时还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以免引起交叉感染。此外,还需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