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什么意思

邹华章 骨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指无明显原因引起的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导致的骨骼脆性增加。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过度活跃以及钙磷代谢失衡等因素导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骨形成减缓而吸收加速,最终导致骨密度下降和骨质量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等症状,特别是在受到轻微外力时容易发生骨折,如跌倒后易造成脊柱压缩性骨折等。
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通常包括骨密度测量、血清钙和维生素D水平检测、尿钙排泄量测定等实验室检查,以及X线检查或CT扫描来评估骨骼状况。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例如,可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
66
2024-09-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