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如何治

杨彬 全科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可通过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低蛋白饮食、保肾药物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1.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首先应立即停止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萘普生等。由于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受损。停止使用后,肾脏可以逐渐恢复其正常功能。适用于因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的轻度至中度肾损伤患者。
2.低蛋白饮食
建议减少蛋白质摄入量,例如每日蛋白质摄入不超过0.6克/公斤体重,同时限制盐分和钠的摄入。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恶化。通过控制蛋白质和盐分的摄入,可降低尿蛋白水平,保护肾脏。适用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伴有大量蛋白尿或水肿的患者。
3.保肾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指导,可能需要使用保肾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卡托普利、氯沙坦钾等。这些药物能够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蛋白,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它们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血压和减少肾小管间质损伤来达到效果。适用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进展到较严重阶段,伴随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时。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体内代谢废物排出,有利于肾脏健康。
66
2024-08-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