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得了冻疮,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好转,可能是由于处于寒冷环境、未注意保暖、治疗不当等原因所导致的,可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处于寒冷环境
冻疮通常是由于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受到冷刺激后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病。如果患者在寒冷环境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从而引起皮肤缺血、缺氧,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局部出现溃疡、坏死等现象。因此,患者需要及时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还要注意保暖,以免冻疮症状加重。
2、未注意保暖
如果患者在寒冷环境中的时间过长,且没有注意保暖,可能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导致局部出现缺血、缺氧的现象,从而引起冻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冻疮膏、维生素E乳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冻疮症状。
3、治疗不当
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遵医嘱按时涂抹药膏,或者是没有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也可能会导致冻疮症状加重,出现一直不好的情况。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涂抹药膏,同时还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患者本身存在疾病、免疫力低下、血液循环不畅等所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