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0- 39.net
肛门松弛导致大便控制不住可能由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直肠脱垂、先天性巨结肠症、神经源性排便障碍、感染性肠炎等病因引起。这些病因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
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肛门无法完全闭合,从而引起大便失禁。可通过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该方法通过训练患者对盆底肌肉的控制来改善括约肌的功能。
2.直肠脱垂
由于长期便秘、腹泻等引起的腹压增加,使直肠黏膜下组织失去支撑而发生脱垂。当直肠前壁全部或部分脱出肛门外时,就会出现肛门松弛和大便控制不住的情况。手术是治疗直肠脱垂的主要手段,如直肠固定术、肛门环切术等。
3.先天性巨结肠症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指肠道中的一段或多段无神经节细胞的现象,会导致近端结肠肥厚、扩张,进而影响到远端结肠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功能,因此会出现肛门松弛、大便控制不住的症状。可遵医嘱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来进行调理,比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
4.神经源性排便障碍
神经源性排便障碍主要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周围神经病变等原因导致的,此时可能会导致支配肛门括约肌的神经受损或者异常兴奋,进而引起肛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表现为肛门松弛、大便控制不住等症状。针对此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生物反馈治疗以及中药外敷等非手术方式,必要时也可考虑行结肠造口术、人工肛门成形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5.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在炎症因子刺激下,可能导致肠道平滑肌痉挛,进而引起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也会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出现肛门松弛、大便控制不住等情况。对于感染性肠炎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止泻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直肠功能评估和体检,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以免加重肛门括约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