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溶血症是什么病,可以治疗吗

郑永江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溶血症一般指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其发病原因包括红细胞自身异常、红细胞外部因素、感染、免疫等,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1、红细胞自身异常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会导致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的破坏,从而引起溶血性贫血。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脾切除术进行治疗。

2、红细胞外部因素

如果患者的红细胞受到外部因素的刺激,比如药物刺激、感染刺激等,可能会导致红细胞膜被破坏,从而引起溶血性贫血。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醋酸、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远离刺激性的物质。

3、感染

如果患者的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发生破坏,从而引起溶血性贫血。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4、免疫

如果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被免疫系统误认为是异物,从而发生免疫反应,导致溶血性贫血。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5、物理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X射线照射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引起溶血性贫血。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接触X射线。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66
2023-08-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