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的区别在于定义、损伤程度、治疗方式、症状、检查结果等方面。
1、定义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破裂,与外界相通,需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导致感染。闭合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完好,没有出现破损与外界相通的情况,可采取保守治疗。
2、损伤程度
开放性骨折通常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破裂,与外界相通,损伤程度较重,需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导致感染。闭合性骨折通常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完好,没有出现破损与外界相通的情况,损伤程度较轻,可采取保守治疗。
3、治疗方式
开放性骨折通常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清创术、骨折复位术等,同时还需进行固定,如使用石膏、夹板等。闭合性骨折通常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可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
4、症状
开放性骨折通常会出现皮肤破损、出血、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骨折端刺伤皮肤的情况。闭合性骨折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还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5、检查结果
进行X线检查时,如果发现骨折端有透亮的缝隙,则通常为开放性骨折。如果进行CT检查,则通常会发现骨折部位的骨折线比较清晰,则一般为闭合性骨折。
另外,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