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的区别主要在于定义不同、损伤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症状不同、预后不同等。
1、定义不同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导致骨折部位出现明显的污染情况。而闭合性骨折则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完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污染情况。
2、损伤程度不同
开放性骨折通常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破裂,并且骨折端与外界相通,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出现明显的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而闭合性骨折则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完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
3、治疗方法不同
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清创术来清除创面的异物,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来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而闭合性骨折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石膏外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
4、症状不同
开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出血、肿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发热、休克等症状。而闭合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但一般不会出现发热、休克等症状。
5、预后不同
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如果及时进行清创手术治疗,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来预防感染,通常预后较好。而闭合性骨折患者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清创手术治疗,大多也可取得较好的预后。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可能会导致患处出现感染,影响骨折愈合。
另外,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若为污染伤口,应给予清创术后二期缝合。但对于闭合性骨折患者,若为轻型闭合性骨折,可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若为重型闭合性骨折或手法复位失败的闭合性骨折患者,可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