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骨疼痛后又腰疼,可能是由于长期久坐、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等原因导致。
1、长期久坐
如果患者长期久坐,可能会导致尾骨以及腰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进而会诱发疼痛、腰部活动受限等。建议患者避免长期久坐,适当地进行活动,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2、外伤
如果尾骨以及腰部受到外力的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的软组织受到损伤,进而会导致尾骨以及腰部出现疼痛、红肿等。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出现骨折,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3、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可能是因为长期久坐、妊娠、遗传等原因导致。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导致尾骨以及腰部出现疼痛,还会伴有下肢麻木、下肢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牵引、针灸等缓解,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例如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
4、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韧带或者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可能是由于长期久坐、久站等原因导致,由于腰部肌肉出现损伤,进而会导致尾骨以及腰部出现疼痛,还会伴有肿胀、僵硬等。患者可以通过热敷、针灸等缓解,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例如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等。
5、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是指腰椎管容积变小,导致压迫到马尾神经或神经根,从而出现腰疼、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比较轻,可以通过牵引、针灸等方式进行缓解。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例如腰椎管扩大术、椎板切除术等。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具体的病因,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