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老人腰椎压缩性骨折3个月后一般是可以行走的,但不建议行走过多。
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是指腰椎椎体受到外力的撞击,导致椎体前半部压缩塌陷,压缩的椎体前缘会出现翘起畸形。如果患者骨折压缩程度较轻,没有出现神经症状,通常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支具外固定等。如果患者骨折压缩程度较重,出现了神经症状,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等。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在3个月左右患者可以在腰围保护下适当下地行走,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但不建议患者行走过多,以免导致腰部肌肉损伤,出现局部疼痛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钙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病情恢复。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