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看看有没有骨痂,可以通过观察局部症状、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等方式进行判断。
1、观察局部症状
骨折后会导致局部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果骨折部位已经出现了骨痂,此时可以通过观察局部症状的方式进行判断,如果局部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而且也没有异常的体征,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骨痂的。如果局部出现了疼痛、肿胀等症状,而且在活动的时候还有明显的骨擦音,可能是骨痂断裂所造成的。
2、X线检查
X线检查属于一种影像学检查,可以利用X线的照射,能够观察骨折部位是否出现了连续性骨痂,也可以判断骨痂的生长情况。如果X线检查时,发现局部有连续性的骨痂通过,说明骨折部位已经基本愈合,此时是没有骨痂的。如果在X线检查时,没有发现连续性的骨痂通过,说明骨折部位并没有完全愈合,此时是有骨痂的。
3、CT检查
CT检查是一种影像学检查,可以利用X线扫描的方式,能够判断骨折的部位是否有骨痂生长,也可以判断骨痂的生长情况。如果通过CT检查,骨折部位没有出现明显的骨痂生长,说明骨折并没有愈合,是没有骨痂的。如果通过CT检查,骨折部位出现了骨痂生长,说明骨折部位已经愈合,此时是有骨痂的。
4、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影像学检查,可以利用磁场引起体内水分子位置的改变而进行的一项检查,可以用于检查脑部、脊髓、韧带等部位是否出现损伤,也可以用于检查股骨头是否出现了缺血性坏死的情况。如果患者存在骨折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方式进行检查,从而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
5、其他检查
患者也可以配合医生进行体格检查,观察局部是否存在肿胀、疼痛等症状,如果存在上述症状,可能是存在骨痂的情况。
如果患者存在骨折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石膏固定、支具外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内固定手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