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拉血和尿血可能是饮食不当、药物刺激、急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痔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饮食不当
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吃辛辣油腻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胃肠蠕动,会出现大便颜色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进行改善。
2、药物刺激
如果患者近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可能会对胃肠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如果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药后会逐渐缓解。
3、急性胃肠炎
若是吃了不洁净的食物,可能会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胃肠道,诱发急性胃肠炎,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黏液脓血便。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4、消化性溃疡
若是本身患有消化性溃疡,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使消化道黏膜受到损伤,会出现便血、黑便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法莫替丁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5、痔
若是存在长期不良的排便习惯,可能会使肛门和直肠处的静脉压力升高,使静脉肿大形成痔,会出现便血、肛门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痔疮栓、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合理膳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