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了肿了能走路一般不严重,可能是软组织损伤、轻度韧带损伤、轻度骨裂、轻度脱臼等原因所致。
1、软组织损伤
脚踝扭伤可能是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或者是运动时姿势不正确,导致脚踝部位的软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在脚踝扭伤后出现肿胀的症状,但是可以走路,一般不严重,患者可以通过局部冷敷的方式,促进毛细血管收缩,缓解肿胀的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轻度韧带损伤
轻度韧带损伤通常是指韧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可能与剧烈运动、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等症状。如果患者在脚踝扭伤后出现轻度韧带损伤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此时一般不严重,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
3、轻度骨裂
轻度骨裂通常是指骨组织受到轻微损伤,可能与长期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在脚踝扭伤后出现轻度骨裂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此时一般不严重,建议患者可以通过石膏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
4、轻度脱臼
轻度脱臼通常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可能与关节发育不良、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果患者在脚踝扭伤后出现轻度脱臼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此时一般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轻度骨折
轻度骨折通常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仅有部分断裂,可能与暴力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在脚踝扭伤后出现轻度骨折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此时一般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