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滴一般指输液,输液进空气可能会有空气栓塞、血管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问题。
1、空气栓塞
当输液管内的空气达到一定量时,会使液体输送时出现大量气泡,从而引起空气栓塞,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发绀等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使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心尖部,从而缓解症状。
2、血管炎
当输液管内的空气进入静脉血管后,会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血管炎,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皮肤发红、肿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强的松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抑制免疫反应,缓解症状。
3、心律失常
如果在输液时大量的空气进入血管,可能会使心脏的射血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比如心悸、头晕、胸闷等。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可以通过多休息的方式进行缓解,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遵医嘱服用阿替洛尔片、盐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在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肌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如果在输液时大量的空气进入血管,会使心脏的射血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氢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方式进行治疗。
5、肺水肿
肺水肿是指液体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到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导致肺通气与换气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如果在输液时大量的空气进入血管,会使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肺水肿,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缓解症状。
建议患者在输液时,应避免大量空气进入血管,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