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睡眠倒退期

张瑜 主治医师 三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睡眠倒退期是指宝宝在出生后1-2个月,出现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困难、睡后易惊醒等表现。

睡眠倒退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睡眠时间出现改变。一般在宝宝出生后3-4个月时,宝宝的睡眠时间会逐渐缩短,而在宝宝6个月左右时,睡眠时间会逐渐延长。因此,宝宝在睡眠时,会出现睡眠倒退期,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但由于睡眠倒退期会导致宝宝的睡眠质量下降,因此家长要给宝宝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室内过亮,而且还要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宝宝受到强光线刺激。此外,家长在宝宝入睡后还要及时进行拍嗝,可以将宝宝竖抱起,并让宝宝的头部靠在家长的肩膀上,轻轻地拍打宝宝的背部,能够促进宝宝的睡眠,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呛奶的情况。

如果宝宝出现睡眠倒退期,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多数宝宝可在1岁左右自行恢复。如果宝宝出现睡眠倒退期的情况比较严重,家长也可以给宝宝服用助眠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小儿七星茶、夜惊散等,能够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减少睡眠倒退期的情况。

2023-09-10 20:06 举报
抑郁症 就诊必看
就诊科室: 精神病
是否医保: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就诊准备: 说清楚自己的情况
并发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天津性病医院 贵阳肿瘤科医院 上海皮肤科医院 石家庄白癜风医院 贵阳眼科医院 成都曙光医院 太原妇产科医院 武汉京都结石泌尿外科医院 青岛天道中医医院 上海不孕不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