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1岁3个月的宝宝长牙齿是不正常的,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缺钙、长牙过快、长牙期间的不良习惯、牙龈炎等原因所引起的。
1、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或者其他直系亲属存在长牙晚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宝宝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长牙较晚的情况。此时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皮等,同时还可以让宝宝适当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游泳、散步等,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2、缺钙
如果宝宝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会导致宝宝体内缺乏钙元素,从而影响牙齿的生长,出现长牙较晚的情况。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皮等,同时还可以让宝宝适当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游泳、散步等,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必要时家长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碳酸钙D3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长牙过快
宝宝在长牙期间,如果摄入的营养元素过多,会导致宝宝的牙齿生长过快,从而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于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家长注意宝宝的口腔护理,以免出现口腔感染的情况。
4、长牙期间的不良习惯
如果宝宝在长牙期间存在经常咬手指、咬玩具、吮吸拇指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牙齿生长的时间缩短,从而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及时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以免导致宝宝牙齿发育不良。
5、牙龈炎
牙龈炎是指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炎症,通常是由于牙齿表面牙菌斑引起的牙龈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一般会导致宝宝出现牙龈出血、红肿、牙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长牙齿的情况。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漱口,抑制口腔内细菌的生长。
如果宝宝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