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稳定有时突然狂躁,多考虑是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精神压力过大
如果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使大脑过度疲劳,从而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进行改善。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若是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使体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使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心跳加快、烦躁易怒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双相障碍
可能因家族遗传导致患者患有双相障碍,会出现情绪高涨、意志活动增强、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拉莫三嗪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4、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指个人意识、感知觉、情绪、行为方面出现扭曲的一种疾病,可能与家族遗传、大脑结构、妊娠问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幻觉、妄想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培酮片、奥氮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疏导。
5、狂躁症
如果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从而诱发狂躁症,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卡马西平片、拉莫三嗪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