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以下老是动不动就淤青,可能是由于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引起的。
1、皮下毛细血管破裂
膝盖以下的皮肤和黏膜比较薄,并且没有肌肉和脂肪保护,因此在受到外伤、挫伤、扭伤等情况时,容易发生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皮下出血,表现为皮肤有淤青的现象。患者可在24小时内进行冰敷处理,促进血管收缩,24小时后可进行热敷处理,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瘀血的吸收。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体内血小板数量异常减少,而且功能受到破坏,进而出现出血的症状。若膝盖以下存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则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进而出现皮肤有淤青的现象。对于急性发作期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少走动,避免加重出血的症状。而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则需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醋酸龙片、片等。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出血以及感染的症状,而且还会导致皮肤有淤青的现象。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氨肽素片、司坦唑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可能性疾病,比如血友病等,可积极就医,明确诊断检查后,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