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过分关注呼吸,后来怕呼吸不了,可能是因为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焦虑症、支气管哮喘等原因所造成的。
1、心理因素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工作或者学习的原因,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或者是精神紧张,就会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过度关注呼吸,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要调整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医生。
2、生理因素
如果患者所处的环境过于封闭,或者是环境中的氧气含量不足,也会导致患者因为过度关注呼吸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改善环境,避免过度关注呼吸。
3、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所处的环境中有较多的粉尘、花粉等物质,患者吸入后,就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远离过敏物质,避免症状加重。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4、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患者会出现紧张、不安、焦虑、呼吸急促、睡眠困难、发抖、出汗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
5、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过敏原,以免诱发疾病发作。同时,患者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布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