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做了盆底肌修复后漏尿怎么回事

杨丽君 妇产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级甲等
咨询
做了盆底肌修复后漏尿可能是由于尿道括约肌损伤、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等病因导致的。这些病因可能导致尿液控制能力下降,从而引起漏尿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尿道括约肌损伤
尿道括约肌是控制排尿的关键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受损可能导致尿液泄漏。这会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或进行重体力活动时。轻微的损伤可通过非手术方法如盆底肌训练来恢复,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尿道括约肌电刺激术。
2.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是指盆腔内脏器从正常位置下降或移位至阴道口外,导致对盆底组织和神经造成压迫和牵拉,引起盆底肌肉松弛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从而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轻度的盆腔器官脱垂可以通过物理疗法如盆底康复训练来改善,重度则需手术矫正,如阴道前壁修补术。
3.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肉过度松弛或损伤引起,导致尿道关闭不严,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尿液溢出。这使得患者在咳嗽、大笑或运动时出现尿液渗漏现象。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行为疗法包括提肛运动和盆底肌锻炼;药物治疗可选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手术治疗主要有尿道中段悬吊术。
4.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指由于分娩、年龄等原因导致盆底肌肉无法有效收缩和支撑尿道和膀胱,使尿液失去控制而漏出。这进一步加重了尿液渗漏的情况。常见的治疗方法有生物反馈疗法、盆底肌肉锻炼以及使用盆底肌肉收紧器具等。这些方法旨在通过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来提高其支持能力。
5.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涉及神经系统异常,影响大脑和脊髓之间的信息传递,导致尿意感知和膀胱控制出现问题。这可能会加剧尿液渗漏的问题。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物反馈和针灸等。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如山莨菪碱;生物反馈可以帮助患者学习如何控制膀胱收缩;针灸可以缓解相关症状。
建议定期进行盆底肌肉评估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以减少排尿困难的发生。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