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镜检查
通过专用仪器对患者外耳道及鼓膜进行全面观察,评估肉芽情况。明确肉芽位置、大小等信息,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局部抗生素治疗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口服或注射,控制感染。针对轻微炎症引起的肉芽肿有效。需监测过敏反应,并防止耐药性产生。
3.鼓室通气管置入术
在全麻下使用特殊工具将硅胶或塑料制成的通气管插入鼓室内,通常为门诊手术。此手术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有鼓室积液或长期鼓室负压者。术后应定期复查以评估通气管功能。
4.微波治疗
利用微波产生的高频电磁波照射病变区域,一般需要多次治疗。主要用于良性增生性疾病,如表皮样囊肿。治疗时要保护好周围正常组织。
5.激光治疗
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精确地切除异常组织,在门诊条件下完成。适合小型且较浅表的肉芽,例如外耳道壁上的新生物。治疗后注意伤口愈合情况。
肉芽肿伴发感染可能导致耳道狭窄和听力下降等问题,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