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寒内热的症状需要根据具体部位进行判断,常见的部位包括大椎穴、肺俞穴、脾俞穴等。
1、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散寒通痹、振奋阳气的作用。由于大椎穴属于人体的阳气穴,如果患者外感风寒,则会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进而出现手脚冰凉、怕冷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艾灸、刮痧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
2、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散寒温肺、止咳平喘的作用。由于肺俞穴属于人体的重要穴位,如果患者外感风寒,则会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进而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艾灸、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3、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健脾和胃、升阳举陷的作用。由于脾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如果患者外感风寒,则会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进而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在少阳胆经、足三里等部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