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为

缺血性脑卒中多由大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等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和接受适当治疗。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脂异常、血压升高导致血管壁内脂肪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形成斑块,使血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当斑块破裂时,其中的脂质核心暴露并触发血小板活化和凝集,进一步加重局部血栓形成,导致急性脑梗死。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预防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等病理变化,进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其作用机制包括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以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可用于控制高血压,改善预后。
3.糖尿病
血糖水平持续偏高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增加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4.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易于氧化修饰成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附着于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能调节血脂代谢,阻止低密度脂蛋白从肝脏分泌进入血液,有助于稳定斑块并改善预后。
5.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当狭窄程度超过50%时,容易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移除狭窄部位的斑块来恢复血流畅通。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建议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
66
2024-04-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