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老年人走路不稳打晃的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老年人走路不稳打晃可能是共济失调、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由于老年人出现走路不稳可能伴随较高的跌倒风险,建议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小脑、前庭神经系统等部位病变导致运动协调障碍的一种表现,涉及肌肉张力异常和平衡功能紊乱。这会导致步态不稳和摇摆。针对共济失调引起的步态不稳,物理疗法中的平衡训练如太极拳有助于改善症状。
2.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引起,主要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致神经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降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相对增强,乙酰胆碱系统的相对兴奋,出现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症候群。美金刚可以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损害,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的副作用。
3.多系统萎缩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属于散发性特发性运动障碍,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当脊髓侧角、脑干、小脑以及皮层下等部位受到累及时,就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障碍、锥体外系症状、肌阵挛、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索片进行治疗,能够缓解肌肉僵硬的症状。
4.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例如脂肪、胆固醇结晶、钙化斑块等)随着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动脉血管壁,造成局部血流中断,形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相应部位脑组织缺血坏死。大面积脑梗死会引起严重的运动障碍,包括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进而影响行走能力。对于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是关键,例如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
5.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原因导致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实质内部,压迫周围正常组织,引起水肿、炎症反应等继发性损伤,导致受损区域的功能丧失或减弱。脑出血后遗症期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比如遵医嘱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双嘧达莫片等,预防脑梗死发生。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体检、头颅MRI或CT扫描以及血液生化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并发现潜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病因,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康复措施,如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营养支持,对改善老年人步态不稳具有重要意义。
66
2024-03-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