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判断骨髓炎是急性还是慢性,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来判断。
1、急性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大多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热、局部疼痛、身体乏力等症状,同时,还会伴随局部的皮肤发红、肿胀等现象。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可能是急性骨髓炎。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局部脓肿的情况,则可以通过手术切开排脓的方式进行改善。
2、慢性骨髓炎
如果患者出现慢性骨髓炎,通常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发展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患处肿胀、身体乏力等症状,同时,还会伴随患处的窦道、脓肿、死骨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青霉素V钾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局部脓肿的情况,则可以通过手术切开排脓的方式进行改善。
若患者存在相关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并且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