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内膜炎症,这些病原体在心内膜处繁殖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进而引发发热。患者可能出现不规则热,可能伴有出汗和热度高峰期的变化。
2.心脏杂音
由于瓣膜上的赘生物或瓣膜本身受到损害,血液流经受损的心脏时会产生异常的声音,形成心脏杂音。杂音通常出现在心脏的左侧,可能是连续性的或断续的。
3.血尿
当感染沿着受损的心脏瓣膜扩散到周围的组织时,可能会累及肾脏,导致肾功能受损,出现血尿的症状。血尿通常表现为尿液颜色深红或带血丝,严重程度可从轻微至严重不等。
4.脾肿大
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脾脏充血水肿,从而引起脾肿大的现象发生。脾肿大通常可以通过腹部触诊发现,脾脏的位置高于正常水平。
5.动脉栓塞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栓子可能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其他部位,如大脑、四肢等,引起局部血管堵塞,即动脉栓塞。栓塞可能导致局部缺血或梗死,具体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位置。
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血培养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患者应避免任何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增加的行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