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炎症,这些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时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伴有寒战和出汗。
2.心脏杂音
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心脏瓣膜受损,当血液流经受损的瓣膜时会发生湍流,从而产生异常的声音,即心脏杂音。心脏杂音通常在病变的心脏瓣膜处听到,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
3.血小板减少
感染性心内膜炎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存活时间,进而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现象。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在血液检测中可发现。
4.脾肿大
感染性心内膜炎会引起脾脏周围血管充血和水肿,导致脾脏体积增大。脾肿大的体征可通过腹部触诊来确定,脾脏超出正常的边界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之一。
5.贫血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脾脏肿大会压迫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同时,感染也可能破坏红细胞,进一步加重贫血。贫血可能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可通过全血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确认。
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血培养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