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硫酸镁外敷
将一定浓度的硫酸镁溶液配制后,用纱布浸湿后外敷于患处,每日更换一次。由于高浓度时具有脱水作用,能使组织皱缩,促进淋巴回流,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减轻水肿、疼痛等症状。可缓解因丹毒引起的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2.抗生素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上述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导致细菌膨胀、破裂而死亡,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因此对于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丹毒有效。
3.局部皮质类固醇注射
通过专业医疗人员操作,在丹毒炎症区域周围精准注入皮质类固醇药物,通常为一至多次治疗。此方法能迅速减少局部发炎反应及水肿,改善不适感。适合反复发作且伴随严重瘙痒者。但不宜长期使用以防皮肤萎缩或其他副作用发生。
4.微波治疗
利用特定电磁波产生热量作用于受影响区域,一般需连续数日治疗。微波能量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渗出液并加速伤口愈合过程。适用于急性期伴有明显红斑、水肿者。
在治疗下肢丹毒的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减少下肢静脉压力增高,防止血液回流不畅,加重丹毒病情。同时注意休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