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足底痛针灸治疗方法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足底痛针灸治疗方法包括足三里穴、太溪穴、涌泉穴、血海穴、丘墟穴等穴位的针灸。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通过针灸刺激此穴位能够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该穴位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具有健脾和胃、补气益血的功效,对于缓解足部疼痛有积极作用。
2.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后方,位置在跟骨结节内侧缘与跟腱之间凹陷处,针灸此处可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该穴位主治肾脏病证以及妇科下焦病证,而足底痛可能由肾虚引起,因此针灸此穴道有助于改善足底不适感。
3.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掌前三分之一处,第一跖趾关节凹陷处,通过针灸此穴能起到引火下行的效果。该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经常按揉或针灸此穴有利于缓解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等症状,从而减轻足底痛的症状。
4.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缘,可通过针灸的方式刺激穴位来达到止痒效果。该穴位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刺之可通调血脉,散寒祛湿,对于缓解因风邪侵袭引起的足底痛有一定的作用。
5.丘墟穴
丘墟穴位于外踝区,在外踝的前下方,腓骨的前面,当伸直小腿时,在外踝尖与跟骨凸起连线的中点处取穴,用针灸的方法对穴位进行刺激。本穴属于足少阳胆经腧穴,具有清热利湿、疏通经络的功效,对于缓解足底痛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接受足底痛针灸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足部负担。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66
2024-02-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