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跟腱断裂后不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跟腱断裂后不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可能是跟腱损伤修复后粘连、肌腱退行性变、继发性损伤、个体差异、康复训练不当等原因导致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跟腱功能受限,影响其原有的状态。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跟腱功能。
1.跟腱损伤修复后粘连
跟腱是人体中最长、最强大的肌腱之一,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的稳定性。当发生跟腱断裂时,会导致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这些细胞增生和胶原沉积导致了跟腱修复后的粘连。物理疗法如功能性锻炼和拉伸练习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减少粘连的发生率。
2.肌腱退行性变
肌腱退行性变是指肌腱组织逐渐老化、失去弹性和韧性,容易出现裂纹、撕裂等病理变化。跟腱断裂后,由于肌腱本身的结构改变,难以完全恢复正常状态。药物治疗可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3.继发性损伤
继发性损伤指在原有损伤基础上再次发生的伤害,可能加重病情并影响预后效果。跟腱断裂后,如果不注意保护患处,可能会引起二次受伤。穿戴适当的支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稳定性和支撑力,预防继发性损伤的发生。
4.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都会影响跟腱断裂后的愈合速度和质量。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康复训练不当
康复训练不当可能导致过度使用受损的跟腱,增加再次受伤的风险,延缓恢复进程。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运动,以促进软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跳跃和跑跳类运动,以免造成跟腱部位的牵拉伤。必要时,可在医生评估下通过超声波检查、MRI检查来评估跟腱损伤的程度及恢复情况。
66
2024-03-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