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可以通过解剖位置、体表触摸、按压、测量脚底、观察脚趾背屈情况等方式找到。
1、解剖位置
外踝尖指的是外踝的上端与腓骨下端相连的部位,而跟腱指的是小腿后侧的肌腱,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如果外踝尖部位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出现疼痛,可能是外踝尖部位出现损伤,也可能是跟腱出现炎症。
2、体表触摸
如果患者想要找到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还可以就医后,由专业医生使用手指对患处进行触摸,感受凹陷部位的质地、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压痛感等,从而进行初步的判断。
3、按压
如果患者存在跟腱炎等疾病,可能会出现外踝尖部位按压疼痛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局部肿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按压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4、测量脚底
如果患者想要准确找到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还可以就医后,由专业医生使用量角器或者脚底板量角器进行测量,从而判断凹陷的深度。
5、观察脚趾背屈情况
如果患者在进行上述检测时,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还可以使用食指对脚趾进行背屈的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明显的背屈受限,可能是外踝尖部位出现损伤,也可能是跟腱出现炎症。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导致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出现损伤。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