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一年了,现在还是肿的,可能是骨折没有完全愈合、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创伤性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肾炎等原因所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
1、骨折没有完全愈合
如果患者脚踝骨折的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移位情况,而且在骨折后没有注意休息,经常下地活动,可能会影响到骨折的愈合,也会出现脚踝肿胀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多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活血胶囊、舒筋活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如果患者在骨折期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也会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改善。
3、创伤性关节炎
如果患者在骨折期间没有注意自身的护理,导致局部受到外伤,可能会使关节部位受到炎症的刺激,从而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局部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超短波理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4、下肢静脉曲张
如果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出现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穿弹力袜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肾炎
如果患者骨折后,身体比较虚弱,可能会使身体免疫力有所下降,此时受到细菌的感染,可能会诱发肾炎等疾病,从而出现身体水肿、蛋白尿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氢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饮食健康,适当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建议患者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