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导致肾性骨病的病因有哪些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导致肾性骨病的病因包括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等,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是促进肠道钙吸收和骨骼矿化的重要物质。其缺乏会导致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多,进而引起骨质脱矿、软化和纤维化。可通过增加日晒时间、补充维生素D制剂等方式改善。
2.钙磷代谢紊乱
钙磷代谢紊乱是指体内钙和磷的平衡失调,可能导致骨密度下降,易发生骨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补钙治疗。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激素能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液中钙磷浓度稳定。其功能亢进时会引起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影响骨形成和矿化。可遵医嘱使用西咪替丁注射液、醋酸龙注射液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延缓骨质丢失。
4.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伴随肾脏受损,影响钙磷的排泄和重吸收,进一步加剧了钙磷代谢异常。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如遵照医嘱服用格列齐特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
5.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导致肾脏无法正常工作,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从而积累在体内,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可以遵从医生的意见通过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方式来缓解不适症状。
针对肾性骨病,建议定期监测血生化指标,包括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以评估病情进展。必要时,还可进行骨密度测定以及尿液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66
2024-04-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