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脐部皮肤破损
由于局部护理不当导致脐部出现小伤口,细菌侵入后可诱发炎症反应。轻度时可用碘伏消毒;重度时需使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2.脐部异物
异物刺激会导致局部组织受损,为病原体提供入侵途径,进而引发感染。应立即清除异物,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处。
3.脐带残端感染
主要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未及时处理好脐带残端,导致细菌滋生而引起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碘伏溶液对患处进行消毒,也可使用夫西地酸钠软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药物预防感染。
4.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破损的脐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和溶血素,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5.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当患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存在慢性疾病时,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被表皮葡萄球菌侵袭发生感染。针对表皮葡萄球球菌感染所致的小儿脐炎,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苯唑西林钠胶囊、氯唑西林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观察脐部的变化,以免病情加重。必要时,可以到医院就诊,完善超声波检查以及培养试验以确定致病菌类型,指导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