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脐部皮肤破损
由于局部护理不当导致脐部出现小伤口,细菌侵入后会引起炎症反应。轻度时可使用碘伏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重度则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2.脐部异物
异物刺激会导致局部组织受损,为病原体提供入侵途径,进而诱发炎症。对于存在异物的患者,应尽快由医护人员用无菌镊子取出异物。
3.脐带残端感染
脐带残端未愈合好,容易被细菌污染而发生感染。轻者可用酒精棉签轻轻擦拭,重者需就医切开排脓并填塞纱布。
4.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破损的脐部进入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和酶类物质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化脓。针对金葡菌感染,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例如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5.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当患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存在基础疾病时,易感性增加,此时若接触了含有表皮葡萄球菌的物品,则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本病通常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克肟颗粒、头孢拉定胶囊等。
建议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是否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脐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