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老人经常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老人经常大便失禁可能是由脑血管病变、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结肠癌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脑血管病变
脑血管病变导致大脑控制排泄的区域受损,引起大便和小便失去自主控制。这会导致突发的大便失禁。针对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症状,可以考虑使用促进神经修复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等。
2.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是指肛门括约肌无法正常收缩和放松,从而导致大便失禁。这种情况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包括年龄增长、外伤、手术后遗症、神经系统疾病等。对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可遵医嘱使用肉毒素注射来缓解症状,其通过暂时阻断神经对肌肉的信号传递而发挥作用。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浆细胞过度增生导致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升高。高浓度的IgM可能会导致肠道渗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腹泻和大便失禁。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通常需要应用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以抑制浆细胞的异常增殖。
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累及自主神经时会引起膀胱和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尿频、尿急、大便失禁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调理,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
5.结肠癌
结肠癌晚期侵犯到直肠下端时,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结构改变,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进而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结肠癌的治疗主要是根治性切除术,配合放疗和化疗,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等。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直肠功能评估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粪常规、血生化、电解质分析等实验室检测,以排除其他潜在的消化系统或代谢性疾病。
66
2024-03-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