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盆底肌疼痛是怎么回事?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盆底肌疼痛可能是由外伤、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盆腔炎、盆腔静脉曲张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
外伤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韧带拉伤甚至骨折,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水肿,从而导致盆底肌疼痛。对于轻度外伤引起的疼痛,可通过冷敷缓解肿胀,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等药物止痛。
2.肌肉劳损
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者进行剧烈运动会导致肌肉过度劳累,进而出现乳酸堆积过多的情况,当超过机体代谢能力时就会形成无氧代谢,产生大量的乳酸不能够及时排出体外,在局部蓄积后会引起盆底肌疼痛的症状发生。患者可适当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热敷处理,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3.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可能会放射至下肢,引起坐骨神经痛,此时也会出现盆底肌疼痛的现象。对于急性期发作的患者,建议卧床休息4-5周的时间,也可以通过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4.盆腔炎
主要是由细菌上行感染所致,由于炎症刺激周围组织,所以会出现盆底肌疼痛的情况。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用药,不可私自盲目服用。
5.盆腔静脉曲张
盆腔静脉曲张是指盆腔内的静脉血管扩张、迂曲,使血液回流受阻,久而久之容易诱发盆腔淤血综合征,表现为腰骶部坠胀感、性交困难等症状,有时还伴有盆底肌疼痛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类药物进行调理,如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
针对盆底肌疼痛,建议定期进行盆底肌功能评估,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等辅助诊断。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避免提重物,以免加重盆底肌负担。
66
2024-01-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