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一般指的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关键的治疗是纠正缺氧、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控制心力衰竭、治疗原发病等。
1、纠正缺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等部位的病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出现改变的疾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如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会出现缺氧的症状,此时需要及时纠正缺氧,可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进行改善。
2、控制感染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如果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导致病情加重。此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
3、改善通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会导致气道痉挛,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此时患者需要及时改善通气,可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遵医嘱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4、控制心力衰竭
如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氢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
5、治疗原发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的,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如果这些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肺部的通气功能受到损伤,从而诱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原发病的病情,从而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