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鼠疫
如果患者穿着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衣服,可能导致鼠疫杆菌通过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该病可通过淋巴道、血行途径扩散,引起败血症,进而出现肺部原发性感染症状。
2.出血热
由于出血热病毒存在于鼠类尿液和血液中,因此当人接触这些分泌物或血液时,病毒可能会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导致感染。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腰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3.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皮肤黏膜接触鼠类排泄物而感染。典型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结膜充血以及后期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
4.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源性致病菌,在摄入含有活菌的食物后会引起胃肠炎,通常发生在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数小时到四天之间。典型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和发热,重症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5.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老鼠身上的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如皮屑、唾液等,当穿着被老鼠污染的衣服时,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症状,需紧急医疗干预。
预防鼠传疾病的首要措施是避免直接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若发现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