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心衰病人身体发抖是怎么回事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心衰病人出现身体发抖的情况可能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血糖症、药物副作用等病因有关。这些病因都可能导致心衰患者的症状加剧,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经由受损的心脏瓣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附着在心脏内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当心脏泵血时,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导致心脏瓣膜损害和血液流动不畅,从而引起身体颤抖。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2.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进而引起身体颤抖。例如高钾血症可影响神经冲动传导,使肌肉收缩失去正常节律,出现颤动。纠正电解质失衡通常涉及静脉注射电解质平衡溶液,如氯化钠溶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会导致代谢率加快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此时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震颤等症状,表现为心慌手抖的现象。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可用于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4.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出汗、颤抖等症状。严重低血糖还可能损伤大脑细胞,甚至危及生命。对于频繁发生低血糖者,建议随身携带快速升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以备不时之需。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利血平、奎尼丁等,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起肌肉痉挛和颤抖。如果确定是药物引起的颤抖,应立即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减少不适反应的发生频率。
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颤抖现象,建议进行电解质检测以评估是否存在电解质失衡。适当的营养支持和补充必要的电解质对改善症状有帮助。
66
2024-02-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