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老人长期卧床肌肉为什么疼痛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老人长期卧床肌肉疼痛可能是由废用性肌萎缩、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褥疮或皮肤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废用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是指由于长时间不活动导致肌肉组织减少和功能下降。这种肌肉状态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平衡能力差等问题。为了恢复肌肉力量,可以进行渐进性的低强度运动,如被动肢体运动、抗阻训练等。
2.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导致蛋白质合成不足,影响肌肉生长和修复,进而引起肌肉无力和萎缩。补充营养是关键,可考虑给予高蛋白饮食或肠外营养支持。
3.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受限,从而影响肌肉细胞的代谢和修复过程,导致肌肉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疼痛,建议采取被动活动肢体、穿戴压力袜等措施。
4.褥疮
褥疮通常由长期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坏死。若未及时处理,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深部组织损伤,加重疼痛。预防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可通过定期翻身、使用减压垫圈来减轻压力。
5.皮肤感染
皮肤感染是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入皮肤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红肿、热痛等症状。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可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药。
此外,长期卧床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需监测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建议定期评估患者活动能力和身体状况,以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促进身体功能恢复。
66
2024-04-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