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肌张力降低的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肌张力降低可能是由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先天性肌弛缓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当病变累及脊髓前角时,会导致上、下肢出现肌张力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鲁唑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来缓解不适症状。
2.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肌病,主要侵犯横纹肌,可表现为肌肉无力、疼痛等症状。炎症反应引起肌细胞损伤和破坏,可能导致肌张力下降。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泼尼龙片、醋酸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3.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横纹肌疲劳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的一种迟发瘫痪现象。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传导障碍,导致肌肉收缩乏力,进而引起肌张力低下。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溴吡斯的明片、新斯的明注射液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改善病情。
4.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以运动神经元变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延髓麻痹等。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其支配区域的肌肉会出现萎缩、无力等情况,从而导致肌张力下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等脑保护剂改善病情。
5.先天性肌弛缓综合征
先天性肌弛缓综合征为遗传性肌肉疾患,由基因缺陷所致,主要影响骨骼肌,导致肌肉松弛和肌张力减低。针对此病症,一般建议采取物理疗法如功能性锻炼,配合营养支持治疗,如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有助于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针对肌张力低下的原因,建议定期监测肢体活动度和肌力变化,以及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测试。饮食方面,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同时避免过度消耗能量,以免加剧肌力下降。
66
2024-03-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