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降低和肌无力的区别主要包括定义不同、症状不同、原因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等。
1、定义不同
肌张力降低是指肌肉松弛时被动运动时所遇到的阻力减小,肌肉收缩力减弱,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症状。肌无力是指肌肉不能正常产生力量,或者在运动时出现肌肉无力的现象。
2、症状不同
肌张力降低的患者会出现肌肉松弛、肢体无力、运动障碍等症状。肌无力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眼睑下垂、斜视、复视、吞咽困难等,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咀嚼困难、声音嘶哑、抬头困难等现象。
3、原因不同
肌张力降低可能是由于脊髓前角细胞损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原因导致。肌无力可能是由于先天性肌肉疾病、获得性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导致。
4、治疗方式不同
肌张力降低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乙哌立松片、巴氯芬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局部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缓解。肌无力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泼尼龙片、醋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血浆置换、胸腺切除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预后不同
肌张力降低一般预后较好,但也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而肌无力患者如果不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